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文献评论 >> 正文

中国经济部门的碳强度减排潜力

[发表时间]: 2017-12-05

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焦点,由于经济和人口快速增长,以及城镇化进程加速,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为了实现减排承诺,国家要求主要经济部门做出实质性减排行动,同时,为了降低减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必要针对各部门的生产特点,实行恰当的减排政策。Yu et al. (2016) 发表在Applied Energy的一篇文章从部门层面测算了中国43个经济部门的碳强度减排潜力,这对于国家按部门制定更为合理的减排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1.研究背景

为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实现碳强度降低40%-50%的目标,但在减排过程中,可能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同时,由于生产过程与产出物质的不同,不同部门所需要的能源种类及数量也不一样,从而具有不同的碳排放量和碳强度,这种差异进一步导致部门之间存在不同的减排空间,即碳强度减排潜力。因此,针对不同的碳排放来源,政府应当在不同经济部门实行恰当的减排政策。于是,科学测算这种潜力,便是缓解部门减排压力、厘清部门减排空间和制订部门减排方案的重要前提。但是,现有研究大多数从国家或地区等区域层面上评估碳减排潜力,事实上,最终减排责任的主要是企业和部门。因此,从部门角度探讨减排潜力将更具有指导意义。这篇文章便从碳强度的视角出发,测算了中国43个经济部门的碳强度减排潜力,并对部门之间减排潜力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2.研究思路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在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02)的基础上选取43个部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为1994-2012年。作者以各部门的人均增加值、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煤炭能源消费比例)作为自变量,基于Cobb Douglas多因子指数模型建立了碳强度学习曲线,通过面板数据回归得到各自变量的学习系数。在此基础上,为估计43个部门2020年相对于2012年的碳强度减排潜力,作者设置了两种情景进行研究:一种是假设2012-2020年间的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变化趋势与2005-2012年保持一致的基准情景,一种是基于政府目前公布的各种规划文件对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进行设置的规划情景。

3.主要结论

作者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文章建立的碳强度学习曲线模型能够充分、有效地模拟不同部门的碳强度变化;第二,所有部门中,能源强度在三个变量中的正学习能力最强,并且能源强度的减少将导致除农业部门以外的其他42 个部门的碳强度降低,而部门人均增加值的增长将导致34个部门的碳强度降低,煤炭能源比例的减少则会导致10个部门的碳强度下降;第三,与2012年相比,2020年43个部门在基准情景和规划情景下的平均碳强度减排潜力分别为33%和39%。

4.简要评论

这篇文章建立了有效的碳强度学习曲线,结合情景分析的方法估计了中国43个经济部门的减排潜力,揭示了部门之间减排潜力存在的差异,并且提出,可以通过适当增加部门人均增加值从而实现碳强度的下降。另外,根据作者的测算结果,虽然过去十几年来,中国绝大多数部门的能源强度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但能源效率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联合国波恩气候变化大会刚刚闭幕,中国承诺将继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该研究成果也将为政府分部门制定更为合理的减排方案提供理论参考,进一步助推碳强度减排目标的实现。

评论文献:

Yu, S., Agbemabiese, L., Zhang, J., 2016. Estimating the carbon abatement potential of economic sectors in China. Applied Energy, 165, 107-118.

(供稿:博士生 靳雁淋)